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
黨史學習教育

紀念回憶

8個早期黨組織的創建,湖南人參與了6個

發布時間:2021-03-18  |  點擊率:

  來源:湖南日報

  1920年,陳獨秀寫就《歡迎湖南人底精神》,在《新青年》上發表,高度評價湖南人和湖南人的精神。陳獨秀如此高看湖南人和湖南人的精神,用意很深,因為他和李大釗當時已經開始籌建中國共產黨,希望湖南人為此作出更多貢獻。他在文章中寫道:

  “我們歡迎湖南人底精神,是歡迎他們的奮斗精神,歡迎他們奮斗造橋的精神,歡迎他們造的橋比王船山、曾國藩、羅澤南、黃克強、蔡松坡所造的還要雄大精美得多。”

 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湖南優秀人才群體沒有辜負陳獨秀的厚望,以理論上的建樹、優秀的人才團隊、務實的工作業績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
  中國共產黨8個早期組織于1920至1921年間先后成立,分別為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、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、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、長沙共產黨早期組織、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、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、旅法中共早期組織和旅日中共早期組織。

  據統計,除長沙外,上海、北京、廣州、旅法、旅日的早期黨組織中都有湖南人的身影。也就是說,8個早期共產黨組織的創建,湖南人參與了6個。中共一大召開前,全國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58名成員中,有20名湘籍共產黨員,分別是上海早期黨組織的李達、林伯渠、李啟漢、李中;北京早期黨組織的鄧中夏、何孟雄、羅章龍、繆伯英、李梅羹、朱務善、吳雨銘;長沙早期黨組織的毛澤東、何叔衡、彭璜、賀民范、易禮容、陳子博;廣州早期黨組織的李季;旅法早期黨組織的陳公培和旅日早期黨組織的周佛海。

  這批湖南人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、建黨學說的形成和早期黨組織的建立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。以長沙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創建為例,該組織特別重視建黨思想、建黨原則等問題。早期組織創建之后,毛澤東一方面以新民學會為依托,以馬克思主義研究會、文化書社、俄羅斯研究會的名義,開展馬克思主義宣傳活動;同時創辦工人夜校,向工人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,組織工會,領導工人進行斗爭,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。

中字幕久久久人妻熟女,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,欧美综合色婷婷欧美综合五月,扒开粉嫩细缝喷白浆SEX